2024年9月20日上午,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专题报告会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习教授石静霞教授以“外国法查明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北大方正案’的思考”为主题,为必威体育官网老师及在校硕博研究生做了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王瀚教授主持并作总结发言。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我院党委书记李立、必威体育官网老师和硕博研究生出席会议。 讲座伊始,王瀚教授对会议议程及主题进行简要介绍,由范九利校长致辞。范校长对我校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向石静霞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并聘请石教授为国家级外国法查明和研究基地——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 讲座正式开始,石教授围绕关于外国法查明的基础问题、两大法系在外国法查明上的不同、外国法查明的早期实践、北大方正案等跨境破产案中的外国法查明以及我国近期外国法查明立法与实践五个方面展开讲述。并从明确域外法查明的责任主体认定、运用丰富多元的查明途径、保障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提高查明域外法的效率和准确性等方面对外国法查明提出完善建议。听取石教授的精彩演讲后,进入问答环节,现场同学结合讲座内容提问,石教授对提问内容进行了充分回应。 最后王瀚教授作总结发言,认为石教授对于外国法的查明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并提炼出三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一是外国法查明中“外国法”的范围,二是外国法查明的主体、责任及无法查明的结果和救济应当进一步明确;三是外国法查明需用尽查明途径,无法查明情况的判断尚需完善。 本场讲座圆满落下帷幕,各位老师和学生对外国法查明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对未来如何做好研究、投身于涉外法治建设、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有了新的思考。
2024年9月12日,2024中国仲裁周新疆专场活动暨“一带一路”涉外法律服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安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亚庭审中心、新疆律师协会主办,由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郑州律师协会、“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西安代表处、青岛大学上合经贸法律服务研究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协办。 开幕式由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主持。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党委书记兼副秘书长徐延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新疆律师行业党委书记谭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会长万相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韩永安出席会议并致辞。 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王瀚教授、必威体育官网副教授、ICC仲裁院仲裁员白艳应邀出席会议。王瀚教授在主旨演讲环节发表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服务新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旨演讲。就国际法律服务业发展走向、趋势和中外法律服务业核心数据对比,强调了从战略视角积极谋划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国家顶层设计等方面,对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形势下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建议。 白艳副教授应邀在中亚法律服务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研讨环节就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法律服务合作方式和途径,新疆对外开放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发表专题意见。
2024年9月13日,由中国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市司法局共同指导召开的首届国际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合作会议在中国民航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民航大学主办,中国民航大学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分办事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区、教学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航空企业、律师事务所等40家单位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校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王瀚教授、郑斌航空与空间法所所长张超汉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新湦主持,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水汀、中国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吉大鹏、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长高向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分别发表致辞。王瀚教授与中国民航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副主任方瑞丰、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院长郝秀辉、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张莹、国际航协北亚区外事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总经理黄江、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会长郭俊秀、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秘书长王唯骏、石家庄仲裁委员会/石家庄国际仲裁院副秘书长贾兆雄、天津东疆飞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镇共同启动国际化航空法治人才培养合作仪式。会议举行了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法人才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张超汉教授受聘为校外研究生导师。 在主题发言环节,王瀚教授发表了“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涉外法治的重大基础工程”的演讲,分别就涉外法治人才对涉外法治实践的制约和影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制度困境及其局限、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机制创新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今年是中挪建交70周年,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于2024年9月9日至11日来华访问。 我院王泽林教授受邀参加9月11日下午挪威首相斯特勒在复旦大学光华楼的演讲与师生交流活动。 挪威首相斯特勒发表题为《在地球之巅——挪威、北极与地缘政治》的主旨演讲,斯特勒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介绍了挪威的发展情况,期待中挪两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挪威是西欧最大的产油国和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渔业等自然资源为挪威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近年来,挪威在新能源利用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特别是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在活动现场,斯特勒首相还回答了现场师生关于科研合作、人文交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内容的提问。他表示,挪威始终倡导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研究,鼓励开展各类青年对话与人文交流活动,积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以实现能源转型战略。
9月14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和中国民航大学共同主办的2024年民航涉外法治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局、新加坡民用航空局、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等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国际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梁楠、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胡安·卡洛斯·萨拉萨尔出席会议并致辞。我校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王瀚教授、副所长张超汉教授受邀参加研讨会。 本次会议围绕“国际民航公约与国际民航秩序的构建”、“《北京公约》《北京议定书》与中国的实践”、“国际民航规则发展新动态”和“国际航空规则的新挑战”四大主题展开研讨。王瀚教授作为第三单元(国际民航规则发展新动态)的主持人,对本单元五位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作了精彩点评。张超汉教授在第三单元作了题为《冲突地区民用航空器风险及防控》的主旨发言,就冲突地区民用航空器武力攻击事件、冲突地区民用航空器飞行风险的成因和冲突地区民用航空器飞行风险的防控建议等问题作了观点性阐释。 今年恰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80周年,也是我国恢复参加国际民航组织活动50周年。本次研讨会是我国纪念《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8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会议总结了中国参与国际民航治理的实践与经验,研讨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航发展利益、加强民航涉外法治建设的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